* 心累厭世?3個心理技巧,讓你重拾人生掌控感!

  • Post category:未分類

*   心累厭世?3個心理技巧,讓你重拾人生掌控感!

你是否也常常感到心累厭世,覺得生活像一團亂麻,完全失去方向?每天醒來,想到又要面對無止境的工作、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覺得提不起勁?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分享3個實用的心理技巧,幫助你擺脫這種無力感,重新找回人生掌控感,擁抱更積極的生活!

1. 釐清壓力源,找出真正的癥結點

許多時候,我們感到心累,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有多難,而是因為我們沒有釐清真正的壓力源。就像電腦卡頓,如果沒有找出佔用資源的程式,只是一味重開機,問題還是會不斷出現。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問題分解」!

試著拿出一張紙,把讓你感到厭世的各個方面都寫下來,例如:工作、感情、家庭、經濟狀況等等。然後,針對每一個方面,再進一步細分。例如,如果是工作,可以寫下:工作量太大、同事關係不好、薪水太低、沒有發展前景等等。盡可能地具體,不要只寫「工作壓力大」這種模糊的描述。

完成清單後,仔細檢視每一項,問自己:這真的是讓我壓力的根源嗎?還是它只是表面現象?例如,你覺得「工作量太大」讓你心力交瘁,但或許真正的原因是「時間管理能力不足」,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完成。釐清真正的癥結點,才能對症下藥。

另外,也要誠實面對自己。有些壓力源,可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例如,過度追求完美、害怕失敗、總是想取悅別人等等。這些內在的壓力,往往比外在的挑戰更難應付。學會覺察自己的內在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改變。

釐清壓力源後,將它們按照重要性和可控性進行排序。優先處理那些重要且可控的事情,對於那些不可控的事情,學會接受和放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但它是找回掌控感的關鍵第一步。

2. 建立正向習慣,從微小改變開始

當我們感到心累厭世時,往往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負面情緒讓我們更不想行動,而缺乏行動又會加劇負面情緒。打破這個循環的關鍵,就是建立正向習慣,從微小的改變開始,逐步積累成就感。

所謂的正向習慣,是指那些能夠提升我們身心健康、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有意義的行為。例如:運動、閱讀、冥想、與朋友聊天、學習新技能等等。這些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長期堅持下來,卻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重點是,要選擇那些自己真正喜歡,而且容易堅持的習慣。不要強迫自己做那些讓你感到痛苦的事情,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可以從每天花15分鐘閱讀開始,或者每天散步30分鐘。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習慣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負擔。

建立正向習慣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幫助自己。例如,設定明確的目標、制定可執行的計劃、尋找同伴一起行動、利用科技工具追蹤進度等等。此外,也要學會獎勵自己,當你達成目標時,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例如,看一部喜歡的電影、吃一頓美食等等。這樣可以增加你的動力,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

記住,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建立正向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要期望一蹴可幾,也不要因為偶爾的失敗而氣餒。重要的是,要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是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表格,幫助你規劃自己的正向習慣

習慣 目標 頻率 時間 備註
閱讀 每天閱讀15分鐘 每天 睡前 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
散步 每天散步30分鐘 每天 傍晚 可以聽音樂或podcast
冥想 每天冥想5分鐘 每天 早上起床後 可以下載冥想APP

3. 重塑價值觀,找到人生的意義與目標

感到心累厭世,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種時候,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找到人生的意義與目標

價值觀是指我們認為重要、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家庭、健康、自由、成就、創造力等等。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要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想想哪些事情讓你感到最快樂、最滿足?哪些事情讓你感到最痛苦、最掙扎?從這些經歷中,可以找到一些線索。此外,也可以思考: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希望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反映了你的價值觀

找到自己的價值觀後,就要將它們融入到你的生活中。例如,如果你認為「家庭」很重要,那就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如果你認為「創造力」很重要,那就嘗試從事一些有創造性的活動。當你的生活與你的價值觀一致時,你就會感到更加快樂和有力量。

同時,也要為自己設定一些長期和短期的目標。這些目標應該與你的價值觀相符,而且具有挑戰性,但又不是遙不可及。當你朝著目標努力時,你就會感到更加有方向感和動力。例如,如果你認為「健康」很重要,那你可以設定一個目標:在一年內減掉10公斤。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你需要制定一個健康的飲食計劃和運動計劃,並且堅持執行。

重塑價值觀,找到人生的意義與目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折和挑戰。但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變得越來越有意義,越來越有掌控感。 這個過程可以參考一些幸福學研究 (外部連結,參考了解意義感與幸福感的關聯性)

4. 尋求專業協助,不要獨自承受

如果你感到心累厭世的情況非常嚴重,甚至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那麼請不要猶豫,尋求專業協助。心理諮商師或心理醫師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解決內心的困擾,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很多人對於尋求心理協助感到羞恥或害怕,認為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勇敢和負責任的行為。就像身體生病需要看醫生一樣,心理出現問題也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而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你:釐清你的情緒和想法、找到問題的根源、學習有效的應對技巧、改善人際關係、提升自信心等等。透過與專業人士的溝通,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重拾人生掌控感

尋找合適的心理諮商師心理醫師,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可以透過朋友推薦、網路搜尋、醫療機構轉介等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人士。在選擇時,可以考慮諮商師的專業背景、經驗、諮商風格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讓你感到信任和舒適的諮商師。

不要害怕向別人求助。家人、朋友、同事,都可以成為你的支持系統。與他們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擾,可以讓你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如果你不願意與身邊的人分享,也可以考慮參加一些支持團體,與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交流。 尋求專業協助,並不是放棄自己的努力,而是為了更好地照顧自己,讓我們能夠更有力量地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關於心理健康的資源,可以參考美國精神健康協會 (外部連結,提供豐富的心理健康資源)

❓常見問題FAQ

Q1:我嘗試了很多方法,還是感到很心累,怎麼辦?

首先,要肯定你已經做出的努力。改變需要時間,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如果嘗試了很多方法還是沒有效果,那麼可能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心理諮商師心理醫師可以幫助你找到問題的根源,並提供更有效的應對策略。同時,也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感到難過和疲憊。不要強迫自己總是保持積極和樂觀。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讓自己慢慢恢復。另外,確保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適當運動。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對於維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度過難關,並且願意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

Q2:我害怕尋求心理協助,擔心會被別人貼上標籤,怎麼辦?

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請記住,尋求心理協助是一種勇敢和負責任的行為,而不是軟弱的表現。就像身體生病需要看醫生一樣,心理出現問題也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而且,你的隱私會受到保護。心理諮商師心理醫師會嚴格遵守職業道德,不會洩露你的個人資訊。如果你仍然感到不安,可以先嘗試匿名諮詢或線上諮詢。這樣可以讓你更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者,可以與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擔憂,聽聽他們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值得被關心和支持,並且有權利尋求幫助。

Q3: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心理協助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感到心累厭世,情緒低落、焦慮、易怒,甚至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等身體不適,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那麼就可能需要尋求心理協助了。此外,如果你感到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者出現自殺的想法,也應該立即尋求幫助。即使你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如果你感到自己需要一個傾聽的對象,或者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心理諮商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問題,也是為了提升自我成長和幸福感。記住,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一樣重要。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擺脫心累厭世的困境,重新找回人生掌控感。記住,你並不孤單,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重要的是,要學會關愛自己,勇敢地面對挑戰,並相信自己可以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現在就開始行動吧!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心理技巧,並將它融入到你的生活中。例如,花15分鐘釐清你的壓力源,或者開始每天冥想5分鐘。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是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你的朋友,一起擁抱更積極的生活!想更深入了解相關主題嗎?歡迎閱讀我們其他關於時間管理、壓力調適的文章!